# 3 Node 基础

# 3.1 安装

打开 Node官网 (opens new window) ,引入眼帘的就是它的下载地址了,windows下提供的是安装程序(下载完之后直接双击安装),linux下提供的是源码包(需要编译安装),详细安装流程这里省略掉,我想这个不会难倒各位好汉。

# 3.2 旋风开始

在讲 Node 语法之前先直接引入一段 Node 的小例子,我们就从这个例子着手。首先我们在随意目录下创建两个文件 a.js b.js

exports.doAdd = function(x,y) {
    return x+y;
};
1
2
3

代码 3.2.1 a.js

const a = require('./a');

console.log(a.doAdd(1,2));
1
2
3

代码 3.2.2 b.js

和普通前端 javascript 不同的是,这里有两个关键字 exportsrequire。这就牵扯到模块化的概念了,javascript 这门语言设计的初衷是开发一门脚本语言,让美工等从业人员也能快速掌握并做出各种网页特效来,加之当初语言创作者开发这门语言的周期非常之短,所以在 javascript 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没有模块这个语言特性的(直到最近 ES6 Module 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格局)。

Node 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语言,前端 js 发展的历史要远远长于他,2000 年以后随着 Ajax (opens new window) 技术越来越流行,js的代码开始和后端代码进行交互,逻辑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需要以工程化的角度去组织它的代码。模块化就是其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期间出现了很多模块化的规范,CommonJS (opens new window) 就是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由于其采用同步的模式加载模块,逐渐被前端所抛弃,但是却特别适合服务器端的架构,服务器端只需要在启动前的时候把所有模块加载到内存,启动完成后所有模块就都可以被调用了。

CommonJs 算是一种规范,但是不是 JavaScript 语言固有的语法,后续 JavaScript 语法出现 ES6 Module 的时候算是真正在语法层面有了模块化的实现。但是 CommonJs 已经占据了先机,所以一般在开源的第三方代码中都是用 CommonJs 规范来进行模块化管理,我们本书也是全部采用 CommonJs 的风格进行代码展示。

我们在命令行中进入刚才我们新创建的那个文件夹下,然后运行 node b.js,会输出 3 ,这就意味着你的第一个node程序编写成功了。

在a.js中 exports 对象会被 导出,在 b.js 中通过require 就能得到这个被导出的对象,所以我们能访问这个被导出对象的 doAdd 函数。假设我们在 a.js 中还有一个局部变量:

var tag = 'in a.js';
exports.doAdd = function(x,y) {
    console.log(tag,x,y);
    return x+y;
};
1
2
3
4
5

代码 3.2.3 a.js

这里定义的 tag 变量是没法在 b.js 中读取的,其作用区域仅仅被局限在 a.js 中。如果在 b.js 中打印 console.log(a.tag) 会输出 undefined

需要留意的是上面所有代码中 exports.xxx 其实是缩写,最终会被 Node 解析为 module.exports.xxx,所以我们也通过 module.exports = ABC 这种模式来导出整个对象,例如下面这种模式:

module.exports = {
    fieldx: a,
    setFieldX: function(nv) {
        this.fieldx = nv;
    }
};
1
2
3
4
5
6

代码 3.2.4

# 3.3 做一个Apache

现在我们做个更让人兴奋的栗子,做一个 Apache,当然这里的 Apache 不是武装直升机,而是一个服务器,熟悉php的人对他肯定不会陌生。你在本地安装它之后,然后在其默认的网站目录中放一张图片,我们假设它为a.jpg,然后你就可以通过 http://localhost/a.jpg 来访问它了。下面的内容就是要模拟这个过程。

要做这个处理,我们首先要搞懂 node 中的 http 包。我们抄一段 node 官网给出的快速搭建 http 服务器的代码吧: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hostname = '127.0.0.1';
const port = 3000;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statusCode = 200;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end('Hello World\n');
});

server.listen(port, hostname,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hostname}:${por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代码 3.3.1 example.js

直接运行 node example.js,然后我们打开 chrome ,输入网址 http://localhost:3000,就会在网页上看到 Hello world。OK,我们回头看一下代码,关键部分在于 createServer 的回调函数上,这里有两个参数 reqres,这两个变量也是 stream (opens new window) 类型,前者是readable stream(可读流),后者是writeable stream(可写流),从字面意思上推测出前者是用来读取数据的,而后者是用来写入数据的。大家还有没有记得我们在代码 3.2.4中函数fs.createReadStream 也返回一个 readable stream。接下来就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 stream 类上有一个成员函数叫做 pipe,就像它的名字 管道 一样,他可以将两个流通过管子连接起来:

pipe原理示意图

图 3.3.1 pipe原理

有了pipe这个功能,我们就能将 fs.createReadStream 函数得到的可读流转接到res这个可写流上去了。说干就干,我们简单修改一下代码 3.3.1,就可以让其成为一个 Apache: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hostname = '127.0.0.1';
const port = 3000;
const imageDir = __dirname + '/images';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const url = req.url;
    const _path = path.join(imageDir , url);
    fs.exists(_path,function(exists) {
        if (exists) {
            res.statusCode = 200;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image/${path.extname(url).replace('.','')}`);
            fs.createReadStream(_path).pipe(res);
        } else {
            res.statusCode = 404;
            res.end('Not Found');
        }
    });
    
});

server.listen(port, hostname,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at http://${hostname}:${por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代码3.3.2 app.js

我们仅仅使用了一句fs.createReadStream(_path).pipe(res);,就便捷的将文件流输出到HTTP的响应流中了,是不是很强大。OK来看一下效果,运行 node app.js,在浏览器中打开 http://localhost:3000/a.png 就能看到显示效果。

最终我们的apache显示效果
图 3.3.2 最终我们的apache显示效果

# 3.4 流进阶

node 的 stream API 是 node 的核心,HTTP 和 TCP 的各种 API ,都是基于 stream 之上的。但是 stream API 本身又过于复杂,让人难以理解。虽然官方文档洋洋洒洒写了一长串的说明,但是好多实现的细节是没有在文档中透露出来的,究其原因还是内部逻辑太繁琐,导致很难用几段话讲清楚。

# 3.4.1 原理分析

首先 stream 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节流”,说的直白些就是内存中待处理的数据量过大,如果处理的速度过慢,就是导致内存中挤压的数据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进程不稳定或者内存溢出进而崩溃,而 stream 的存在,就是构建一个缓冲地带。stream 的类(从功能上分为两种 Writable (opens new window)Readable (opens new window) )在初始化的时候会指定一个 highWaterMark 参数,借助此来约定内部使用缓冲区的长度,超过这个参数,就不应该往缓冲区添加数据了。下面对于 ReadableWritable 中的 highWaterMark 的使用流程分别进行说明。

Readable 通过 push (opens new window) 函数添加数据,数据在其内部存储为一个双向链接的数据结构(具体参见 BufferList (opens new window) 源码,令人遗憾的是这么方便的数据结构在 Node API 中却没有暴露),如果当前链表中的数据长度达到 highWaterMarkpush 函数就会返回 false,不过你依然可以调用 push 写入数据。有就是说内部链表的数据长度会大于 highWaterMark,Node 内部对于可读流的内存控制完全交给了调用者本身,这个 highWaterMark 就是一个警示作用,告诉你现在缓冲区已经满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如果你不理会,继续往里面写,撑爆了内存是你自己的责任,于我无关。Readable 通过 read (opens new window) 函数读取数据,读取的时候可以指定长度,如果指定了长度就从内部链表的队尾移出指定长度的元素交给调用者;如果没有指定长度,就会把所有元素移出交给用户。

Writable 内部维持一个计数器,代表有多少条数据还未写入完成,通过 write (opens new window) 函数添加数据,此时计数器加一(假设我们此时只写一条数据),其内部调用 _write (opens new window) 来实现实际的写操作,在 _write 实际写完之后在其回调函数中计数器减一。每次调用 write 时,如果计数器的值小于 highWaterMark,就返回 true,这样你可以安心的写;如果为 false 就代表当前待写入的数据超标了,如果再写入就有可能会导致内存中的数据越积越多,最终雪崩。这种将主动权放给调用者的行为是和 Readable 是如出一辙的。

# 3.4.2 创建自定义读写流

# 3.4.2.1 自定义可读流

先实现一个可读流,具体代码如下:

const { Readable } = require('stream');

class MyReadable extends Readable {
  constructor(options) {
    super(options);
    
  }
  _read() {
    console.log('_read has been called');
    const index = Math.random() * 0xff;
    this.push(Buffer.from([index & 0xff]));
  }
}

const reader = new MyReadable({
    highWaterMark:4,
});
const initSize =6;
for (let i=0;i<initSize;i++) {
    const pushResult = reader.push(Buffer.from([i & 0xff]));
    if (!pushResult) {
        console.warn('reach highwatermark, you have better not to push',i);
    }
}
console.log(reader.re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代码 3.4.2.1.1

可读流依靠 push 函数来将数据添加到内部缓冲区,同时在当前事件轮询 “阶段” 的末尾判断缓冲区长度是否低于 highWaterMark ,如果低于这个值,就会强制触发调用 read(0),这个调用只会填充满当前的缓冲区,尝试让其的长度达到 highWaterMark

Node 中使用 process.nextTick 函数来将代码置于当前事件轮询 “阶段” 的末尾执行。事件轮询处在 1.2 节中有介绍,常见的阶段有 定时器回调阶段、pending 回调阶段、IO 事件轮询回调阶段、check 回调阶段,在任意以上阶段的回调中使用 nextTick 函数的话,则 nextTick 函数回调中将此阶段回调队列执行完成后,跟随执行。不过需要注意,如果 nextTick 执行次数过多,将会延长当前阶段的执行时间,导致其他阶段 “饥饿”。

read 函数内部会级联调用 _read ,我们一般会将数据的 push 操作放到 _read 中,虽然你可以手动调用 push 来写入内部缓冲区,但是将数据写入放到 _read 中可以尽量让流本身在读写之间达到平衡。

# 3.4.2.2 自定义可写流

const { Writable } = require('stream');

class MyWritable extends Writable {
  _write(chunk, encoding, callback) {
    setTimeout(function() {
      callback();
    },100);
  }
}

const writer = new MyWritable({
  highWaterMark: 3
});

for (var i=0;i<6;i++) {
   const result = writer.write(Buffer.from([i & 0xff]));
   console.log('推荐下次继续写',result);
}
writer.on('drain',function() {
  console.log('现在可以放心写了');
});
writer.on('error',function(err) {
  console.error('写错误',er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代码 2.4.2.2.1

这里为了更快的观察可写流内置缓冲区被写满的现象,这里将 highWaterMark 的值设置为 3,这样在 15 行循环到 2 的时候写操作就会返回 false。正常情况下 write 函数返回 false 的时候,就需要停下写入,等待 drain 事件触发后再写入,上面的程序明显是一个不规范的写法。

_write 函数是供给内部调用使用的,在自己来实现可写流的子类时,这个函数是必须要实现的。_write 内部通过 callback 函数来标记写入完成。这个回调函数调用之前,认为数据是没有写入成功的。

# 3.4.3 可读流的两种读取模式

可读流提供了两种读取模式,flow 模式和 no-flow 模式,可读流有一个 readableFlowing 属性,默认为 null。如果给可读流对象增加 data 事件监听、调用函数 resume / pipe ,将会使用可读流进入 flow 模式,此时 readableFlowing 会被置为 true。调用 pause / unpipe 函数会将可读流切换到 no-flow 模式,并且将 readableFlowing 置为 false,这个时候必须手动调用函数 resume / pipe 才能将其切换回 flow 模式,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添加 data 事件是无法切换为 flow 模式的。

将流置为 no-flow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添加 readable 事件监听。注意,如果你同时给可读流添加了 readabledata 的事件,则 readable 的优先级高于 data,流将回进入 no-flow 模式。当你将 readable 事件移出,只保留 data 事件时,则回到 flow 模式。同时需要注意到,添加了 readable 事件后,调用 pause resume 这两个函数是没有意义的。

在可读流的使用过程中,你应该尽量选择一种读取模式,以此降低自己代码的复杂度。Node 中通过调用可读流不同函数来隐式的修改其工作模式的方式,确实是一种比较让人艰涩难懂的设计。

# 3.4.4 可写流的缓冲区

为了防止可写写流写入的速度过快,可写流提供了两个函数 corkuncork,调用 cork 后会把要写入的数据缓存起来,直到调用函数 uncork 后才会一股脑将缓存的数据做真正的写入。

# 3.4.5 highWaterMark 的计算单位

highWaterMark 默认以字节为单位,但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它的单位会发生改变:流对象的构造函数支持传入 objectMode 参数,默认为 false,如果设置为 true,则 highWaterMark 的单位变成对象个数;流对象的构造函数支持传入 defaultEncoding 参数,对于可读流来说默认为 null(此时 highWaterMark 的单位为字节),对于可写流来说默认为 utf-8(此时如果写入的数据中含有中文等字符,则写入的元素个数算 1 个,而不是 3 个)。 不过如果同时设置 objectModetrue 和 自定义的 defaultEncoding 参数时,defaultEncoding 参数将会被忽略。

流对象,还支持通过调用 setDefaultEncoding 来在使用过程中修改编码方式,这个时候会使读写流的计数方式动态发生更改,也算是一个比较隐蔽的坑。

# 3.5 TCP

之所以将 TCP 的内容放到流教程的后面,是由于 TCP 中的 net.Socket (opens new window) 类就是继承自 stream.Duplex (opens new window) 类。上一节中没有讲 Duplex 类,它相当于将可读流和可写流的功能合二为一,不过其内部读写的数据是分别存储在两个缓冲区中,不相互影响;于其对应的是类 stream.Transform (opens new window),它也是将可读流和可写流的功能合二为一,不过其内部读写流的缓冲区是共享的。

TCP 属于传输层协议,大家都对 HTTP 的服务编写比较熟悉,我们可以通过 API 方便的发送请求、接收响应数据。但是你发送的 HTTP 请求时,在 API 底层要封装成符合 HTTP 协议的请求数据数据包,对端在接收响应后,也是 API 底层帮我们把 HTTP 数据包解析出来,抛到应用层。HTTP 1.x 时代,只能通过客户端发送请求来触发通信流动,服务器端不能主动给客户端发送数据,如果想实现全双工的通信,就直接的就是借助 TCP 层面的协议。

HTTP 2.x 开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可以互相发送数据,与此类似的功能,还包括 html5 标准中的 WebSocket 协议。

两端程序在使用 TCP 协议进行通信时,一个首要要解决的问题时,如何知道对方发送过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包。这种要求初学者听上去可能有些过分,构建一个 http 服务的时候,也没有看到还得判断对方的包什么时候结束,这是由于语言底层代码已经帮你处理这些问题,不需要手动实现了。

对于 HTTP 1.1 来说,服务器端需要先读取 HTTP 的头信息部分,读取到 \r\n 代表头信息部分结束。如果请求数据包中有正文内容的话,需要在头信息中指定 Content-Length (opens new window) 或者 Transfer-Encoding (opens new window)。服务器端根据这两个字段来决定请求正文部分如何解析,需要读取多少字节算是正文结尾。

HTTP 1.1 协议,支持客户端在一条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但是多个请求直接的数据包内容“不混杂”,也就是说如果发送一次请求,必须把当前请求包的数据一次性全发完,才能发送第二个请求包(但是发完第一个请求包之后,不用等待相应包返回,就可以直接发第二个请求包)。所以服务器端也需要根据上述规则来区分不同请求数据包,否则会发生数据紊乱。

如果自己实现一个 TCP 协议的话,数据包之间的“分割”要自己实现。常见的设计思路是设定一个固定长度的头部信息,在其内部放置正文长度,服务器端读取完头部之后,就能拿到正文长度,(正常情况下)再读取一次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这种情况下,使用 no-flow 模式显得更适合,这样就可以精确控制每次读取一个完整包,使用 flow 模式就显得比较麻烦。为了演示 TCP 的使用,会给出一个小 demo,下面的代码是从 pandora (opens new window) 项目中的一个模块演变而来。

为了方便阅读代码,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通信协议。

图 3.5.1

数据包总体上分为头部和正文两部分,头部一共五个字节,第一个字节用来存储一些元数据,剩下的四个字节用来存储正文数据部分的长度。

正文长度如果用两个字节的话,就只能携带 64KB 的数据,如果使用三个字节的话可以携带 16MB 的数据,四个字节可以携带 4GB 的数据。很多 TCP 协议会使用四个字节来承载正文长度,其实真正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应用采用 TCP 协议来做指令控制,其实正文数据不需要这么大,这里之所以采用四字节,其实是惯例使然。

头信息中的首字节,只采用了最高位的 3 bit,其他 5 bit 留作以后控制用,采用的 3 bit 用来标识正文数据的数据类型,这里仅仅预设了两种类型: 000 表示正文是 JSON 数据, 001 标识正文是二进制数据。

正文长度的四字节采用了大端(大小端的知识点,具体可以参见 维基百科地址 (opens new window))的模式。

这里只贴出 socket 数据读取部分的代码,因为这部分代码是讲解流 API 的关键代码。上面提到我们用了 noflow 模式,所以这里使用 readable 的监听事件:

socket.on('readable', () => {
    try {
        // 在这里循环读,避免在 _readPacket 里嵌套调用,导致调用栈过长
        let remaining = false;
        do {
            console.time('readPacket');
            remaining = this._readPacket();
            console.timeEnd('readPacket');
        }
        while (remaining);
    } catch (err) {
        slogger.error('', err);
        err.name = 'PacketParsedError';
        this._close(err);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代码 3.5.1

可以看的出来上述代码最核心的一句应该是 remaining = this._readPacket() ,这个 _readPacket 函数是做 socket 数据读取的关键函数:

/**
 * 读取服务器端数据,反序列化成对象
 * 
 * @fires Client~EVENT_NEW_MESSAGE
 */
_readPacket() {
    if (!(this._bodyLength)) {
        this._header = this.read(HEAD_LEN);
        if (!this._header) {
            console.log('头部数据尚不完整')
            return false;
        }
        // 通过头部信息获得body的长度
        this._bodyLength = this.getBodyLength(this._header);
    }
    console.log('正文长度' + this._bodyLength);
    let body;
    if (this._bodyLength > 0) {
        body = this.read(this._bodyLength);
        if (!body) {
            slogger.info('正文数据尚不完整');
            return false;
        }
    }
    this._bodyLength = null;
    let entity = this.decode(body, this._header);
    // console.log(entity)
    setImmediate(() => {
        this.emit(EVENT_NEW_MESSAGE, entity.data, (res) => {
            this.send(res);
        }, this);
    });
    return tru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代码 3.5.2

stream 触发 readable 事件的时候,代表有数据可读了,但是我们应用层想要的数据未必完整,比如说 图3.5.1 中,我们要求一次性读取 5 个字节长度的头部数据来,好确认下面正文数据长度。stream 可能在收到一个字节的时候,就出发 readable 时间,这时候我们使用 read 函数的时候,无法读取出来 5 个字节,这时候 read 函数返回 null,_readPacket 函数返回 false,代码 3.5.1 中的 while 循环就会退出,这样我们就需要等待下一次 readable 事件触发的时候,再尝试读取 5 个字节看看能否读取出来。

官方文档中,对于 net 包中 socket 对象的 read 函数是没有直接给出的,大家可以直接看 stream 包中 readable 的 read (opens new window) 函数文档。

代码这样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TCP 协议天生会出现极小概率的 “断包” 问题,即发送端传输过程中,部分数据丢失,只能被迫重传,这样接收端一次读取的数据并不完整,需要再次尝试读取,而我们上述的代码天生具有这个特性。

# 3.6 总结

我们用两个小节讲述了 Node 中如何处理静态资源和动态请求,看完这些之后,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可能会因此打退堂鼓,这也太麻烦了,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处理数据,跟 php java 之类的比起来毫无优势可言嘛。大家不要着急,Node 社区已经给大家准备了各种优秀的 Web 开发框架,比如说 Express (opens new window)Koa (opens new window),绝对让你爱不释手。你可以从本书的第 6 章中学习到 express 基本知识。

本章示例代码可以从这里找到:https://github.com/yunnysunny/nodebook-sample/tree/master/chapter3 。

# 3.7 参考文档

  1.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1.1): Message Syntax and Routing https://httpwg.org/specs/rfc7230.html